特朗普再度挥舞关税大棒锁定墨加两国,税率或超25%冲击北美贸易格局,这场“对等报复”能走多远?
昨天,也就是2025年3月6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抛出一枚重磅消息:自4月2日起,美国将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所有商品征收全面关税,税率可能高于本周早些时候宣布的25%,并强调这一措施是对两国未能有效遏制非法移民和毒品流入美国的“对等回应”。
这一消息源自特朗普在白宫的简短声明,随后被彭博社、《纽约时报》等多家权威媒体迅速报道。事件背景可追溯到特朗普连任后反复提及的边境安全议题,他曾多次指责墨西哥和加拿大在相关问题上“袖手旁观”。
本周初,他已签署命令,宣布对两国部分商品加征25%关税,但最新表态显示政策力度还在加码。小G助手认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迅速回应此举“荒谬且具有破坏性”,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则警告将采取对等报复。
事件细节显示,特朗普还提及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的可能性,试图将贸易战火线进一步扩大。市场反应激烈,美元汇率波动加剧,北美供应链紧张情绪升温。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升级,有个问题值得深思:特朗普的关税牌真能逼两国就范吗?还是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接下来的局势或许得从特朗普这手“关税加码”的动机和后果来拆解。早在2024年竞选期间,他就将边境安全与贸易逆差挂钩,并承诺上台后要让邻国“付出代价”。如今兑现承诺,他显然是想通过经济杠杆撬动政治目标。据美国海关数据,截至2024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额超2600亿美元,从加拿大进口额约4300亿美元,两国商品若全面加征超过25%的关税,则短期内美国进口成本必然激增。
路透社援引经济学家分析,这可能推高美国本土物价,尤其是在汽车、能源和农产品领域,因为北美三国供应链高度融合。而小G助手观察到,更别提特朗普提到的4月2日实施日期,为谈判留出的时间不足一个月,这明显是为了给两国施压以求达成协议。同时,可这招真管用吗?看看墨西哥和加拿大针对该计划做出的反应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了。
特鲁多在渥太华表示,加拿大已经准备好针对向美国出口产品加征报复性关 tax,而木材与乳制品预计会成为首批目标。而辛鲍姆则明确表示不排除限制向美国出口农产品甚至调整能源合作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墨加协定》(USMCA)无疑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小G助手发现,此番操作相当于在协议上扔下了一颗手榴弹。此外,美国商会也已发出警告称,如此进行恐怕会导致供应链中断,让众多企业损失数十亿美元。不过更有意思的是,在要求他人”平等实施”时,却同时面临国内通胀压力;超市里的牛油果与啤酒价格飙升,不知是否又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烦恼。
全球视角下,这场关于货币因素中的竞争,以及国际关系发展所潜藏影响力,通过近期表现来看,它绝不仅仅止步于北美地区,还涵盖着更多不同维度。《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如果说这种情况持续蔓延,将很大程度导致全球市场分裂,其中亚洲以及欧洲都会受到牵连。一方面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尚需认真考虑,而另一方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报告,目前看来即便2025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原本已疲软,一旦进一步升级,同样还有不少的不确定因素需要评估风险。因此股市开始出现波动迹象,比如3月6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降,其中标普500跌幅达1.8%。对此有分析师调侃道,“现在可以看到川普似乎正努力把‘美国优先’玩成‘全球头疼’。”
深入探讨背后的策略逻辑,可以发现,对于当前事态发展的了解仍存在一定模糊地带。例如据彭博社转述白宫匿名官员透露,此次提升最高限值仅作为筹码,其根本目的依旧要促使各方妥协——其中包括加强南部边界巡逻、阻拦毒品贩卖等等。然而若进行回顾,高压政策过去效果却往往有限——2019年的类似威胁最终不了了之。所以,当再次重复老戏法的时候,各方心里自然都有底。
专家们也纷纷提出预警意见,如果双方无法继续沟通协调,以至于届时落地实行,那么难免造成巨大冲击。不少行业都笼罩阴云之中,例如由于完全依赖来自拉丁国家配件供给,所以不容置疑的是整个制造业必将在第一轮遭受重创。从目前状况来看,还有不到一个月至落实之际。但距离终点到底何去何从,全无任何清晰路径展现出来。如同处身漩涡中心般令人焦虑,与此同时也始终围绕着外界充满悬念,无论如何,即便结局几不可知,此次关于跨区域交易摩擦的一幕注定不会太过宁静和平!